和
黄
景
杜
雪
中
即
事
(
其
二
)
雪
寒
凄
切
透
书
帷
,
极
目
南
云
入
望
低
。
欲
报
平
安
无
过
雁
,
忽
惊
残
梦
有
鸣
鸡
。
写雪
写景
情感
记梦
冬天
节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寂寥与思乡之情。首句“雪寒凄切透书帷”,以“雪寒”二字开篇,营造出寒冷清寂的氛围,接着“凄切”二字则增添了情感的哀愁,仿佛在说这寒冷不仅侵袭着身体,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诗人身处室内,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南云,显得格外低垂,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低落与沉郁。接下来,“欲报平安无过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古代,鸿雁传书是常见的通讯方式,但此时连飞过的雁群都没有,诗人想要传递的消息无法寄出,这种无奈与失落感跃然纸上。最后一句“忽惊残梦有鸣鸡”,则以意外的鸡鸣声打断了诗人的思绪,将梦境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是对清晨到来的自然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鸡鸣打破了宁静,也唤醒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或许在这一刻,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过去的回忆交织在一起,情感复杂而深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冬日雪景时的孤独、思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赵孟頫
549首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