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怀古
惜时
赞美
山水
神仙情感

赏析

这首诗《神仙诗》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颜之推所作,通过对红颜、青春、书剑、神仙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以红颜和青春为引子,点明了人生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美好时光的短暂。接着,“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一句,通过对比书剑与神仙,表达了主人公虽然知晓书剑之道,却未能修习成仙的遗憾。“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迁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道路的不可逆。接下来,“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感,通过镜子与内心自省的对比,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困惑与孤独。最后,“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渴望与向往,希望能在金楼中得到神仙的指引,阅读到珍贵的玉钤篇。而“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等描绘,则是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神仙生活的神秘与美好。“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神仙世界之高远与广阔。“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则在结尾处,以宏大的视角,反思了整个世界的短暂与渺小,以及个人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整体而言,《神仙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宇宙浩瀚的深刻思考。

颜之推

6首
颜之推(531~约591年),字介,琅邪临沂人。出生于建康郡(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为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之孙、南梁咨议参军颜协之子。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且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篇。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南梁湘东王萧绎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代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依他自叙,“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颜之推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集灵记》等。《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学术上,博学多洽,一生著述甚丰,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急就章注》、《证俗音字》和《集灵记》有辑本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