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
市
藻
破
分
鱼
径
,
芦
欹
出
蟹
庄
。
远
田
沈
独
鸟
,
寒
籁
入
疏
杨
。
浅
醉
宜
桑
落
,
微
吟
送
夕
阳
。
弁
山
西
北
树
,
蘋
末
见
青
苍
。
写景
田园
动物
情感
秋景
微吟
夕阳
芦苇
芦欹
浅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晚景图。首联“藻破分鱼径,芦欹出蟹庄”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池塘中藻类破水而出,形成一条条鱼儿游动的路径,芦苇倾斜,仿佛螃蟹藏身其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远田沈独鸟,寒籁入疏杨”描绘了远处田野上一只孤独的鸟儿在沉寂中飞翔,寒风中的细语穿过稀疏的杨柳,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深邃。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浅醉宜桑落,微吟送夕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在傍晚时分,诗人浅尝美酒,微吟诗句,享受着夕阳西下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桑落”不仅指美酒,也暗含了对乡村生活闲适恬淡的向往。最后,“弁山西北树,蘋末见青苍”描绘了山的西北方向,树木郁郁葱葱,直到远处的水面,一片青绿色的景象映入眼帘。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过王氏南园看竹刘以和携酒至共酌林间(其三)
明·刘崧
磊磊苍苔石,娟娟翠筱林。圃畦分晓色,邻屋借秋阴。日转游丝细,天寒聚雀深。独无三亩地,种汝伴清吟。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一)
明·胡俨
凄凄渔唱晚,历历雁声低。泽国遥通海,湖田半是泥。帆悬风正北,山迥日沉西。万里同烟火,无人事鼓鼙。
和通甥韵(其三)
明·陈㷆
径边风竹水边花,半是畬田半隐家。乍断石桥攀险渡,将沽村酝倩人赊。风翻芋叶倾团露,雨洗溪毛落晚霞。可是豪吟犹未了,怪来幽鸟弄山茶。
杂兴四首(其三)
宋末元初·方一夔
满目风埃落日低,拳支醉颊面山西。平堤树密欲藏寺,古渡舟横不碍溪。渺渺几竿秋水净,哑哑三匝夜乌啼。老来独有诗情在,口占新晴付小溪。
与无照暮出西郊
元·善住
阊阖城边烟草昏,自携禅侣过孤村。阴云垂地鸟归树,寒色满空人闭门。山径雨馀留虎迹,野塘秋尽露潮痕。一声牧笛前峰起,回首残阳欲断魂。
残月
明末清初·彭孙贻
残月延疏牖,脩篁补坏篱。冷檐人语少,孤树鸟眠迟。积水沦空影,新凉纳众思。乱蛩非百怨,恼客梦如丝。
壕上
宋·赵师秀
远近人家住,过桥路尽通。野田行瘦马,浅渚聚群鸿。地静微泉响,天寒落日红。若非身作吏,不道是城中。
泇河道中
明末清初·徐倬
峄山湖畔峭帆飞,菰蒋菖蒲满钓矶。犍犊群来知近市,野凫浴久觉船稀。摊书客倦乌皮几,听雨凉生白夹衣。此去江淮行不远,黄鱼正美雪鲥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