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
漏
子
·
红
蜻
蜒
慈
姑
花
画
册
,
为
任
竹
君
题
露
横
江
,
香
隔
水
。
领
到
借
姑
风
味
。
胎
一
束
,
孕
秋
烟
。
十
三
逢
闰
年
。
□
花
角
。
蜻
蜒
宿
。
晕
上
纱
衣
凉
绿
。
疏
雨
过
,
白
莲
开
。
但
招
蝴
蝶
来
。
写景
写花
咏物
抒情
写鸟
赞美
秋节
夏末秋初
疏雨
白莲
蝴蝶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露珠在江面上的静谧与香花在对岸的幽远,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露横江,香隔水",露珠横卧于江面,香气隔着水面飘散,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领到借姑风味",借姑,即慈姑,这里借指慈姑花,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慈姑花独特风味的赞美。"胎一束,孕秋烟",慈姑花如同孕育着秋天的烟雾,暗示其生命力的旺盛和季节的变换。"十三逢闰年",巧妙地将时间概念融入其中,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和时间的维度。接下来的几句"□花角。蜻蜒宿。晕上纱衣凉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红蜻蜓栖息在慈姑花的花角上,纱衣般的花瓣上泛起了凉绿的光泽,蜻蜓与花朵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疏雨过,白莲开",轻柔的雨后,白莲绽放,象征着纯洁与宁静。"但招蝴蝶来",蝴蝶的飞舞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增添了动态美,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明·管讷
此君风致极萧闲,合与胎仙共一班。千岁影迷苍雪里,九皋声在绿云间。平安莫谩传书去,径造休教报客还。挂向芝房无点俗,长年相对悦清颜。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