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物抒情
咏景
抒情言志
情感赞颂

赏析

这首诗《观技》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技艺表演的精彩与独特魅力。首句“袖中三峡涛”,以袖中藏涛的隐喻,形象地描绘了技艺表演的震撼力,仿佛袖中蕴藏着汹涌的三峡之水,激荡人心。接着“涌出月轮高”,进一步强调技艺表演的壮观,如同月轮般高悬,光芒四射,令人瞩目。“狡于兔之脱,翩如鸿也翱”两句,运用了动物的动态来比喻技艺表演者的灵活与轻盈,如同兔子逃脱时的机敏,又如鸿雁翱翔时的优雅,展现了技艺表演者超凡脱俗的身手。“惊人殊突兀,玩世托牢骚”则表达了对技艺表演的独特感受。表演者以其独特的技艺,让观众感到惊奇,这种惊奇并非寻常,而是突兀而来的,仿佛是对世俗的一种挑战或反叛。同时,表演者通过技艺表达了一种对世界的玩味与牢骚,既展现了技艺的高超,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或反思。最后,“何羡解牛者,砉然工奏刀”以解牛者挥刀的场景为喻,赞美了技艺表演者如同解牛者挥刀般精准、熟练,不仅展示了技艺的高超,更体现了对技艺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这句话表达了对技艺表演者精湛技艺的由衷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技艺背后深厚功底的敬佩。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技艺表演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技艺之美、表演者之才以及对技艺背后精神追求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