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使
咏物言志
赞美赞美
山水自然
抒情哲理
情感思乡
读书励志

赏析

这首诗《论诗四章与张培基(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寓言式的叙述,表达了对诗歌创作和文人品格的深刻见解。诗中以“劙尔悦世容,断尔佞人舌”开篇,意在强调去除浮华的外表和奸佞的言辞,提倡真诚与正直。接着,“絷尔争竞心,投之向荒泬”,进一步指出应摒弃争斗之心,将其置于遥远之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毛颖虽良臣,棱棱有廉节”一句,借毛颖(即毛笔)比喻文人,强调了文人应保持高洁的品行。随后,“力至可造天,毋使役烦屑”则鼓励文人追求卓越,但要避免琐碎的事务干扰,保持专注与深邃。“吐蜃为气楼,丹黄极灵谲”描绘了文人创作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同建造气楼一般,色彩斑斓,充满奇幻。接下来,“冰夷避不居,龙女窅来媟”通过神话元素,象征着文人在创作中超越世俗,与超凡脱俗的灵感相遇。最后,“激籁不为蜩,何如抱枯孑?”以自然界的声音类比,指出真正的创作不应像蝉鸣般短暂浮躁,而应像枯木般坚韧持久。而“磨镜三千年,月当逊其澈”则以时间的积累比喻文人的深厚功底,最终达到月光般的清澈透明,展现出诗人的理想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人品格、创作过程及最终成就的描绘,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崇高追求和对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