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
中
登
凤
山
阁
川
原
萧
瑟
动
寒
愁
,
白
日
苍
茫
独
上
楼
。
如
我
飘
零
又
今
日
,
几
人
行
旅
去
危
舟
?
横
斜
鸟
影
争
云
势
,
南
北
江
声
送
夕
流
。
凭
槛
一
挥
王
粲
泪
,
相
看
杯
酒
黯
沈
浮
。
秋日登高
山水
怀乡思亲
登楼望乡
寒愁
伤别
情景交融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望远的景象,诗人姚燮身处异乡,借登凤山阁之机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首联“川原萧瑟动寒愁,白日苍茫独上楼”,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川原萧瑟,白日苍茫,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内心涌起阵阵寒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萧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颔联“如我飘零又今日,几人行旅去危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的行旅,今日再次体验到离散与孤独,不禁追问,在这广袤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人像他一样,背负着行囊,乘着危舟,踏上未知的旅程。这一问,既是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探讨。颈联“横斜鸟影争云势,南北江声送夕流。”转而描写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横斜的鸟影在云层间穿梭,仿佛在争夺着天空的权势;而江水则在夕阳的映照下,发出潺潺的流水声,似乎在为日落唱着哀歌。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尾联“凭槛一挥王粲泪,相看杯酒黯沈浮。”以典故收束全诗。诗人引用了三国时期诗人王粲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如同王粲一般,面对离别与孤独,只能以泪水来寄托情感。最后,诗人与友人相对,举杯饮酒,但在这杯酒的沉浮之间,却隐藏着无尽的哀伤与无奈。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暗示了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有朋友相伴,也无法完全抹去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登高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亲情的渴望。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