欿
鸿
写景
抒情
秋景
情感
怀古
赠友
赞美
山水
秋节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首句“绛山日对楼,流翠在窗簟”便已勾勒出一幅山色映窗、日光洒落的画面,流露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随后,“下横渔者梁,萝带乱成菼”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小径、藤蔓交织的生动景象。“曩游共筇竹,扶梦踏秋崦”两句,通过回忆往昔与筇竹同行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接下来,“古月悬壁生,倒景入天湛”则将视角转向夜晚,月光与倒影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夜景。“天瀣濯吾魄,冰露气难犯”描绘了清晨露水的清新与寒意,仿佛能洗涤心灵,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纯净与力量。“仙狖为朋携,蠹桂作薪揽”则以想象中的仙狐相伴、蠹桂为薪,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苍然十二屏,晴霄挂珠菡”描述了山间岩石如屏风般排列,晴空之下,珠花般的光影点缀其中,美不胜收。接着,“垂袖静女姝,执圭丈人俨”通过描绘静女与老者的形象,展现了山居生活中的和谐与宁静。“穷搜到石髓,滑拇不知险”则体现了探索自然、追求知识的决心与勇气。最后,“两年病中梦,往往堕深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病痛岁月的回忆与反思。整首诗以山居生活为主线,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