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饿
情感
抒情
战争
灾祸
自然

赏析

此诗描绘了旱灾带来的极端恶劣环境和人间苦难。开篇以“亢阳激阴厉”点出旱灾的严重性,接着“鬼盛神无权”暗示自然力量的失控,以及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无力感。接下来的几句“圻宇如铁围,冥气流毒祆”,形象地描绘出一片死寂、充满毒气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铁围困住,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坏屋投饿鸱,窳沼焚枯鳣”描述了房屋倒塌,野猫(饿鸱)四处觅食,池塘干涸,鱼虾(鳣)被焚烧的凄凉场景。接着“毕方蒙楮衣,土耗驱前旃”中的“毕方”是中国神话中的火神,此处象征灾难,它穿着纸衣,似乎预示着灾难的蔓延与不可阻挡。而“土耗驱前旃”则暗示土地的消耗与破坏。“娭娭枭杨魂,惨笑来狎烟”中,“娭娭”形容鸟儿的叫声,这里指乌鸦(枭)的哀鸣,它们的灵魂似乎在与烟雾嬉戏,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诡异的氛围。最后,“即非高明家,独履森矛鋋”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即使在这样的灾难中,也有人独自承受着尖锐的痛苦与危险。“鬨城伐金鼓,彻夜雷阗阗”描绘了人们在夜晚敲击金鼓,试图驱赶灾难,但声音却如同雷鸣般回荡,似乎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老稚百万心,破碎无一全”直接揭示了这场灾难对人民心灵的摧残,无数人的心灵在灾难中破碎,没有完整的人能够幸免。“警恶聊代刑,司命实惟天”表明人们在面对灾难时,只能通过警告邪恶来替代法律的惩罚,但真正的主宰是上天。“厌禳穷大傩,孰来拯其瘨?”表达了人们对于寻求神灵庇佑的渴望,但在如此严重的灾难面前,谁又能来拯救他们?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旱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性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姚燮

3925首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