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怀古
壮志
悼亡
写景
情感
秋天
壮志未酬
地点
时光虚度
咏志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楠所作的《秋日寄上晁春陵内翰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帝京的雅志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理想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首句“夙昔游帝京”,诗人回忆起过去在京城的生活,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接着,“雅志好弦歌”点明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接下来的两句“师旷调清徵,湘灵鼓云和”,运用典故,以古代音乐家师旷和湘水女神湘灵的传说,象征诗人对音乐的高超技艺和理想境界的向往。“一唱再三叹,游鱼跃双波”描绘了音乐的感染力,仿佛歌声能触动人心,激发情感,甚至让游鱼为之跳跃。这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渴望。“调高和弥寡,返驾涉滹沱”则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人追求的高雅音乐,却因知音稀少而感到孤独。于是,他决定返回家乡,渡过滹沱河,开始了新的生活。“还顾望五原,杀气横嵯峨”描绘了诗人回望故乡时的景象,五原之地,山峦起伏,似乎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誓欲扫龙庭,长驱出交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边疆的忧虑,他立志要清除边境的威胁,保卫国家的安宁。然而,“壮心忽不偕,白日空蹉跎”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诗人的壮志未能实现,时间在等待与遗憾中流逝。最后,“归来触罗网,伤哉可柰何”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痛苦,即使想回到过去,也已无法挽回失去的时间与机会。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和个人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