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六
夜
月
昨
夜
中
秋
节
,
长
空
月
更
圆
。
庾
亮
有
情
重
对
酒
,
袁
宏
何
事
不
回
船
。
碧
波
倒
蘸
山
河
影
,
下
上
琉
璃
秋
万
顷
。
吴
刚
砍
桂
素
娥
惊
,
玉
兔
银
蟾
梦
初
醒
。
玉
宇
琼
楼
镜
里
开
,
霓
裳
舞
罢
重
徘
徊
。
三
郎
一
去
人
间
老
,
水
点
烟
中
海
似
杯
。
节日
秋节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赞美
写水
赏析
这首《十六夜月》由明代诗人王阜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圆如镜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丰富想象与情感波动。首句“昨夜中秋节,长空月更圆”开门见山,点明了时间与主题——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接着,“庾亮有情重对酒,袁宏何事不回船”运用典故,庾亮和袁宏分别代表了饮酒赋诗和乘舟赏月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中秋月下欢聚的向往与感慨。“碧波倒蘸山河影,下上琉璃秋万顷”一句,以碧波荡漾的水面倒映着山河的影子,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湖面之美,仿佛整个秋天都被这万顷琉璃般的水面所承载,充满了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吴刚砍桂素娥惊,玉兔银蟾梦初醒”则引入了神话元素,吴刚砍桂树、嫦娥惊梦等故事,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同时,玉兔和银蟾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月夜的意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玉宇琼楼镜里开,霓裳舞罢重徘徊”将月夜的美景比作仙境中的琼楼玉宇,通过“镜里开”这一比喻,强调了月光如镜般明亮、纯净,而“霓裳舞罢重徘徊”则暗示了月夜的美轮美奂,如同仙女舞蹈后的余韵,令人回味无穷。最后,“三郎一去人间老,水点烟中海似杯”以“三郎”代指帝王,暗含时光流逝、世事无常之意。水点烟中的海比喻为酒杯,既是对前文月夜美景的总结,也隐喻了人生如酒,短暂而美好。整首诗在描绘中秋月夜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