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眉
山
余
都
宪
陛
辞
回
南
京
二
首
(
其
二
)
晓
日
辞
朝
出
禁
垣
,
马
前
专
敕
奉
明
恩
。
经
营
王
赋
推
良
吏
,
斟
酌
民
情
达
至
尊
。
终
岁
贤
劳
缘
体
国
,
暮
年
离
别
倍
消
魂
。
寒
风
冻
雨
金
陵
路
,
松
柏
青
青
为
扫
门
。
离别
送别
情感
怀古
金陵
冬日景象
友情
悼念
别情
地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开京城,前往南京的场景,充满了对国家责任的深切关怀和对家乡的深情眷恋。首句“晓日辞朝出禁垣”,以清晨的日光与官员离开皇宫的景象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离别的氛围。接着,“马前专敕奉明恩”一句,点明了官员此行的重要使命,以及皇帝对其的特别恩赐,体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信任与责任。“经营王赋推良吏”一句,赞扬了官员在管理国家财政方面的能力与品德,强调了他作为良吏在推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斟酌民情达至尊”则进一步说明了官员不仅关注国家大局,更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将民众的声音传递给最高统治者,展现了其为民服务的精神。“终岁贤劳缘体国”表达了官员一年到头为国事辛勤劳作的原因,是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暮年离别倍消魂”则抒发了在即将离开家乡、与亲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过去的怀念,体现了人之常情与官之责任的交织。最后,“寒风冻雨金陵路,松柏青青为扫门”描绘了官员途经金陵(今南京)时的自然环境,以及家乡的象征——松柏,预示着无论身在何方,家乡的温暖与记忆永远伴随着他。这一景象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员在国家与家庭之间所面临的抉择与情感冲突,以及他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责任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家国情怀的作品。
猜您喜欢
寄钱允吉
元末明初·蓝智
故人七月海南来,言向蓟州省亲去。故垒荒台秋正深,断雁残鸦日云暮。吴中风味誇莼鲈,舟过钱塘酒屡酤。钱王铁箭江上有,子胥怒涛天下无。王事有程须早发,别家又是中秋节。平生意气薄.....
送友人还里(其一)
明·孙传庭
隋堤春望草离离,愁是天涯惜别时。沦落非关才独短,迂疏自合众相疑。风尘世上吾青眼,文酒场中尔白眉。此去故园应有赋,好将云树动遐思。
赠洗马袁朗别诗
南北朝·江总
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
明末清初·卢若腾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况.....
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
宋·李之仪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元·揭傒斯
万里风沙断,三湘日夜流。名成亲白首,岁暮客扁舟。黄鹄延归思,丹枫替别愁。眼穿回处雁,心静狎馀鸥。细雨黄陵庙,残阳杜若洲。渐深桑梓敬,翻畏友朋留。送远惭羁旅,临分忆旧游。钟.....
望姑苏兼送友
明·石宝
送客因怀客往还,笙歌池馆绣江山。深愁忽与云俱往,好景曾于梦有关。帆带夕阳增地胜,虹收残雨觉春閒。相逢却话当年事,只恐悲欢损壮颜。
单千兵还荆州
明·黎贞
昔挂彩帆来岭海,今佩紫绶还荆州。阃中诸将俱青眼,堂上双亲未白头。武略文韬三世业,长枪大剑平生谋。应使常何老宾客,海天云树思悠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