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答
孙
推
官
久
病
新
起
见
过
去
年
大
暑
过
京
口
,
唯
子
见
过
牛
马
走
。
气
温
貌
古
风
骨
粹
,
如
入
魏
国
逢
轲
叟
。
前
趋
王
事
难
少
留
,
兀
若
洪
钟
未
遑
扣
。
穷
秋
忽
闻
感
疾
恙
,
斗
蚁
入
床
扬
左
肘
。
天
生
贤
者
固
有
待
,
岂
得
数
奇
而
不
偶
。
勿
药
之
喜
既
和
平
,
大
肉
快
啖
饮
几
斗
。
神
明
复
还
方
寸
静
,
万
卷
旧
书
仍
次
部
。
新
年
于
已
无
职
事
,
虽
欲
耕
田
不
盈
亩
。
轻
舟
将
览
吴
中
春
,
独
信
樯
乌
沿
霞
薮
。
知
子
玉
趾
远
临
访
,
倒
屣
出
迎
唯
恐
后
。
山
堂
永
日
接
言
词
,
楚
萍
色
味
两
俱
剖
。
自
云
君
命
入
岩
幽
,
顾
此
一
身
萦
组
绶
。
病
躯
未
堪
事
刀
笔
,
野
性
如
何
屈
杞
柳
。
宁
甘
贫
薄
且
晦
处
,
终
岁
穷
经
徒
皓
首
。
陶
家
埏
埴
以
为
器
,
其
大
如
瓮
小
如
缶
。
昔
人
知
命
斯
上
通
,
动
静
以
时
随
所
有
。
我
闻
子
论
心
恻
恻
,
傥
或
祭
天
必
薪
槱
。
大
篇
短
韵
时
见
投
,
开
霁
清
旸
穿
户
牖
。
强
抽
鄙
意
答
长
歌
,
脂
泽
陋
滋
容
益
丑
。
钱
塘
风
物
湖
山
好
,
与
子
相
从
频
载
酒
。
一
水
汪
湾
暮
日
浴
,
千
岩
转
侧
朝
云
呕
。
放
怀
方
外
聊
自
适
,
举
杯
相
属
起
为
寿
。
美
哉
此
乐
世
难
得
,
勿
话
归
期
论
子
丑
。
赠别友人
秋病痊愈
记友相聚
寄寓自慰
送别归期
景况
抒情言志
哲理思考
写景抒情
友情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的作品,题为《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诗中,诗人回忆了去年大暑时节在京口与友人孙推官的相遇,孙推官虽然公务繁忙但仍来访,令诗人深感其情谊。孙推官因公事缠身,身体偶感不适,但疾病痊愈后,两人得以畅谈,分享书籍,共度时光。诗人赞美孙推官的贤良品格,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平和与乐观,对读书的热爱不减。他们计划在新的一年里,一同游览吴中欣赏春天景色,孙推官虽然身负官职,但仍保持着自然的本性,不愿屈服于世俗。他们相约以诗酒为乐,享受山水之间的乐趣,认为这样的快乐在世间难求,不急于谈论归期。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描绘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蔡襄的诗才和对朋友的深情,都体现在这朴实无华的诗句之中。
蔡襄
420首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