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椿
送别
怀古
景物的
表达情感的
写春景的
赞美故乡的
抒发感慨的
抒情送别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为友人张太傅还乡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张太傅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赞赏,以及对故园重游和老友相聚的感慨。首联“置器功成佚退身,故园南望整车茵”,描绘了张太傅功成名就后选择退隐,满载着车马物资返回故乡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颔联“青冥直上无馀事,白首归来有几人”进一步赞美张太傅的高尚情操,他如同直上青天的鸟儿,无欲无求,而能白首归乡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流露出对他的敬仰。颈联“门外离筵晴日晓,江边行路杂花春”描绘了送别场景,晴朗的早晨,门外设宴,江边路上春花烂漫,营造出一种既伤感又美好的氛围。尾联“橐金均散心如水,冢树重攀泪满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祝福,希望他能像流水般散开心怀,长寿如椿树。最后两句“杯酒相逢耆旧少,山川不改岁华新”,感叹岁月流转,老朋友越来越少,但山河依旧,岁月更新,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深祝愿。整体来看,蔡襄的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张太傅归乡的描绘,展现了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蔡襄

420首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