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隐
学
寺
书
壁
病
骨
逢
僧
健
,
藤
床
听
佛
经
。
有
鸡
方
觉
旦
,
无
鼓
不
知
更
。
树
作
门
墙
立
,
山
呈
几
案
清
。
昨
宵
松
竹
近
,
频
问
雨
声
鸣
。
山水
抒情感
动物
抒情写景
写山
写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隐学寺中静心修行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氛围。首句“病骨逢僧健”,以僧人的健康之身反衬出其内心的平和与坚强,暗示了僧人通过修行获得了身心的康复。接着,“藤床听佛经”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坐在藤编的床上,静心聆听佛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有鸡方觉旦,无鼓不知更”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与世隔绝的状态。鸡鸣标志着新的一天开始,而没有钟鼓的打扰,时间仿佛变得悠长而自由。“树作门墙立,山呈几案清”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僧人内心的纯净。树木仿佛成为了自然界的门户与围墙,而远处的山峦则如同几案一般,给人以清静之感。最后,“昨宵松竹近,频问雨声鸣”两句,通过夜晚松竹的陪伴与雨声的轻响,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猜您喜欢
雨过
明·陶安
雨过山添色,推窗翠扑衣。秧随新水长,蝶趁落花飞。江近檐头挂,春从客里归。沙乾聊可步,倚杖绿阴肥。
仲春玉泉山(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女夷动物不能缄,擘萼弹苞满翠岩。信矣鸿钧恩溥博,果然形色总和諴。镜湖欲数鱼鳞葺,画栋将闻燕语喃。最是山川明秀处,启人藻思自超凡。
西园为南庵翁题
明·谢榛
黯淡云低竹石间,奚童斸笋踏泥还。菜花春老西园雨,尽日亭台燕子閒。
胡学士山居八咏(其三)沧江烟雨
明·胡俨
渺渺沧江上,冥冥烟雨来。几家茆屋掩,一个钓船回。岸花红欲放,沙鸟白相偎。薄暮明霞出,清风扫雾开。
湖上春步
明·刘泰
出门雨脚收,西山翠如沐。一鹭忽飞来,点破湖光绿。春暗花已空,虑淡心自足。固穷分所宜,轻肥岂吾欲。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渔家傲·福建道中
宋·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韶阳寓感
清·邓汉仪
整冠亭畔草萋萋,一曲《南薰》落照迷。肠断九疑山似黛,鹧鸪飞入竹间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