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

竿
宿
绿
便
春天
写景
抒情
祝福
山水田园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幽居生活。开篇“潇洒幽居,溪园上、新来卜筑”即设定了一个隐逸自适其乐的景象,诗人在溪边选址建造自己的小园,展示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的超脱。接着,“况自有、一泓流水,万竿修竹”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小园内的美丽景色,有清澈的流水和成千上百的竹子,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高洁和宁静的元素。“屈指花朝才两夜,祥烟瑞气腾芳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生活的满足和喜悦。花开两夜,意味着时间的短暂,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短暂的美好也能让人感到心满意足。而“祥烟瑞气”则增添了一丝神圣和吉祥的气息。“问辽空、何物堕人间,长庚宿。薰宝鸭,烧银烛。歌窈窕,倾醽醁。”这几句诗语言精美,意象丰富。诗人询问天空,什么东西能堕入尘世,却又描绘出一种超脱的场景——可能是指月亮或星辰,也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心灵状态。而“薰宝鸭”和“烧银烛”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享受,“歌窈窕,倾醽醁”则透露出一种宴饮畅谈的愉悦场景。最后,“愿年年常恁,颜红鬓绿。长厚而为难老本,慈仁便是长生箓。”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希望这样的日子能一年年地持续下去。而“长厚而为难老本,慈仁便是长生箓”则是在阐述一种哲学,即通过宽厚和慈善来达到内心的长存。整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精神寄托的深切感受。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