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未
初
秋
月
下
自
述
(
其
二
)
天
垓
徒
步
听
人
登
,
黑
海
狂
澜
一
万
层
。
髡
首
好
奇
多
秃
犬
,
赤
衣
无
类
只
苍
鹰
。
滔
滔
大
劫
延
无
已
,
瘁
瘁
民
生
渐
不
承
。
四
起
狼
氛
肆
屠
毒
,
可
怜
荒
冢
葬
王
敦
。
写景抒情
秋天
战争
民生
怀古
感慨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压抑的画面,以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社会的苦难。首句"天垓徒步听人登",诗人独自在广阔的天地间行走,仿佛在倾听他人攀登历史的阶梯,暗含孤独与沧桑感。"黑海狂澜一万层"运用夸张,比喻社会动荡如同黑海巨浪,深不可测且波涛汹涌。接下来的两句"髡首好奇多秃犬,赤衣无类只苍鹰",将人们比作剃发的髡首(可能暗示了时代的变迁或社会的混乱),其中"秃犬"形象贬低,"苍鹰"则象征着少数坚守正义的人。诗人批评了世态炎凉,大多数人冷漠无情。"滔滔大劫延无已,瘁瘁民生渐不承",表达了对无尽灾难的忧虑,人民生活疲惫不堪,难以承受这样的困苦。"四起狼氛肆屠毒"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狼烟四起,暴行横行,令人痛心。最后,诗人以"可怜荒冢葬王敦"作结,借古讽今,哀叹那些曾经权势显赫的人物最终也难逃荒冢的命运,暗示了权力更迭和社会变迁的无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的遭遇映射出时代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猜您喜欢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清明二首(其二)
唐·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书驿壁
明·朱应登
羌陇西来秋事非,长安东望渺庭闱。十年故国悲游子,九月寒砧感授衣。返照入林戎马急,阴云接地雁鸿稀。莫愁绝塞终难据,闻道中原未解围。
寄丁韵琴
清·周光祖
百里相望感索居,夏侯丝竹近何如?绿杨画舫春携酒,红烛风帘夜校书。结客谊高贫贱日,苦吟身老战争余。何家自是耽通隐,不效兴公赋《遂初》。
为托见亭都阃题赵子昂画马
清·黄振河
伯乐一过马群空,相马独识马中龙。形影胡来入图画,高堂素壁生长风。英姿飒飒生气充,百战能助功人功。岂当求之凡马中,曹将军没韩干死。写生谁知赵氏子。近人画马画皮毛,赵公画马入.....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
题馀不溪废寺
唐·皎然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