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池
荷
叶
团
团
茎
削
削
,
绿
萍
面
上
红
衣
落
。
满
池
明
月
思
啼
螀
,
高
屋
无
人
风
张
幕
。
写景
夏令
抒情
荷叶
落花
夜晚
明月
译文
荷叶圆圆茎秆细,绿浮萍上红花瓣飘落。
池塘中满是明亮的月光,似乎在思念着蛙鸣,高大的房屋空无一人,风儿吹动着帘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首句“荷叶团团茎削削”通过对荷叶形态的精细描述,传达出一种生长茂盛而又略显孤独的情境。“绿萍面上红衣落”则是对池中情趣的刻画,绿萍与红衣的搭配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色彩,也暗示了一种生命力和丰富性。第三句“满池明月思啼螀”,诗人通过对明月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夜寂静时分的思索情怀。啼螀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微小而不起眼的事物,或许是诗人内心对于某种渺小存在的关注和思考。最后一句“高屋无人风张幕”,则通过空旷的高屋和随风摇曳的窗帘,营造出一种空寂与孤独的氛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个在深夜里思索与感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享受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
元稹
887首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您喜欢
饮任文选宅
明·高叔嗣
敢谓齐年齿,常嗟抱夙心。文章知汝在,交契为谁深。华屋春灯艳,层城夜柝沉。赖蒙终夕话,客路一开襟。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丑奴儿·春情
清·沈榛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李伯东招饮观莲
明·方应选
偶赴青莲燕,言游碧玉池。龟将千叶戏,鸟向并头窥。灼灼影侵烛,盈盈香满卮。夜深忘去骑,总为惜花迟。
望江南·寄碧梧姊七首(其四)
清·谈印梅
相辞去,女伴得同踪。联袂月阶听蟋蟀,卷帘风槛对芙蓉。夜话一灯红。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
唐·白居易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寒夜文宴得泉字
唐·皮日休
分明竞襞七香笺,王郎风姿尽列仙。盈箧共开华顶药,满瓶同坼惠山泉。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吟罢不知诗首数,隔林明月过中天。
永遇乐·徐州夜梦觉。北登燕子楼作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