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
怀古
闺怨
写人
情感
写时间变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妇人对旧物——一面古镜的感慨与回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主题。首句“妾有团团古时镜,在匣浑如月端正”,以“团团”形容镜子的圆润,以“月”比喻其形状之美,同时暗示了镜子的年代久远,如同被岁月精心保存的月亮一般。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镜子的外观,也隐含了老妇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朝朝持向玉台前,秋水芙蓉两相映”两句,运用了“秋水”和“芙蓉”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清澈的眼睛和美丽的花朵,以此来比喻老妇人每天对着镜子打扮自己,如同秋水与芙蓉相互映衬,美不胜收。这里不仅赞美了老妇人的美丽,也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自从十五画脩蛾,白发相看尘渐多”两句,转折点出现,时间的流逝让老妇人从青春少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这里的“十五”可能代表了她年轻时的某个特定年龄,而“画脩蛾”则暗示了她曾经精心打扮过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白发逐渐增多,尘埃也渐渐累积,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易逝。最后,“绣得合欢双宝带,今朝携上街头卖”两句,描述了老妇人将自己曾经珍爱的宝带绣品拿出来售卖。这不仅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告别,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无奈接受。而“满城新镜照新人,此镜无人定高价”则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变迁,新事物不断涌现,而旧物却无人问津,价值难以体现。整首诗通过老妇人对一面古镜的回忆与感慨,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