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豪放
写侠客
咏历史英雄
怀古抒情
壮志豪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侠客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开篇“紫髯围碧瞳,勇气炙坐热”两句,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侠客的英俊与勇猛并列,通过紫髯(即紫色的胡须)来描绘其不凡的外貌,而“碧瞳”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神采,“勇气炙坐热”则形象地表达了侠客豪迈、热烈的情怀。接着,“生平脱羁检,少小服义烈”两句,揭示了侠客不受拘束、自幼便有高尚情操的特质。这里“生平脱羁检”表明其桀骜不驯,不愿意受到世俗规范的约束;而“少小服义烈”则说明他从小就有一颗正直和坚定的心。随后,“堂堂吐高论,牙齿若嚼铁”两句,更深化了侠客的个性。他说话不仅气势磅磅,而且态度坚定,如同咬碎铁一般的决绝。“宝剑压䏶横,谁耻我可雪”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侠客行走江湖时的威严与不可侵犯。这里的“宝剑”象征着侠客的武力和正义,而“谁耻我可雪”则表达了一种不畏强权、敢于为正义而战的精神。接下来的“酣歌入都市,当面洗人血”一句,描绘了侠客在战斗后胜利归来时的情景。这里的“酣歌”显示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而“当面洗人血”则反映了他不避艰险、勇于除暴安良的性格。“常言荆轲愚, 每笑豫让拙”两句,是对历史上的荆轲和豫让进行评价。这里通过侠客的口吻,表达了对于那些为正义而献身的人物的赞赏和理解。最后,“事已不受谢,门前车马绝。自谓取功名,焉能由笔舌”两句,则是对侠客自身立场和追求的一种总结。他不愿意接受世人的感激之情,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并非为了功名,而是出于内心的正义感,这份正义感远比文字和言语更为重要。综上所述,诗中塑造了一个侠客形象:外表英俊、性格豪迈、行事果敢、有着超凡脱俗的情怀,对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持有敬仰之心,同时坚守自己的正义信念,不为世俗所动。这首诗通过对侠客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侠客这一特殊群体的浪漫想象与深刻理解。

文同

863首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猜您喜欢

送羽林领军陛见三首(其二)
明·成鹫
多君此去气何豪,马上霜花拂锦袍。旌旆兼程天路近,风云发轫汉坛高。相将竹帛分龙节,怀抱经纶讲豹韬。大笑山中老铅椠,腰间不识吕虔刀。
寄怀刘焕之(其三)
明·释今无
仙城羽檄不停驰,野鹤无因问路岐。折柬两招秋叶里,布帆应挂仲冬时。廿年知己心先醉,万里雕戈力独支。纵有昆崙谈剑客,一杯寒露属襟期。
读史述(其二)蔺相如
明·魏学洢
秦王会渑池,邯郸出孤注。帐下千熊罴,笙筝乱如雨。提瑟藐万乘,耽耽视毚兔。一夫瞋目呼,虓虎不敢怒。残丝奏杀声,雪锋交五步。昔年柱前血,今日堪相污。壮哉蔺夫子,千载有馀慕。
水调歌头(其一)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宋·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
方道士还冶城
明·沈周
僧顺尝有言,惠不在天上。但行即须到,此气何勇壮。水云黄冠流,诗酒发清旷。十年落东海,故国隔西望。亦云自不归,要去谁我障。配顺足有馀,天地纳豪放。今日金昌亭,风紧秋叶荡。留.....
与殷近夫放舟江心对月
明·孙一元
挂帆半夜受天风,白帻高歌海月中。千古閒情谁领略,一杯今与使君同。
醉中下瞿唐峡中流观石壁飞泉
宋·陆游
吾舟十丈如青蛟,乘风翔舞从天下。江流触地白盐动,滟滪浮波真一马。主人满酌白玉杯,旗下画鼓如春雷。回头已失瀼西市,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苍崖中裂银河飞,空里万斛倾珠玑。醉面正.....
侠客行(其二)
明·方国骅
贫贱甘浊世,耻为乡里卑。无家秦剑许,有母严金辞。燕蓟吊孤竹,葡萄醉月支。封侯千载事,儿女未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