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山水田园
友情
秋天
赞美桂林
期待未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美丽的桂林举行的宴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宴会气氛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当时文人的雅致生活和高尚情操。"鹭洲鸳渚久相知,弭节开藩并此时。" 这两句以平缓的语调描绘了一种悠久而深厚的情谊,通过对鹭洲与鸳渚的联想,表达了宴会参与者之间长期且紧密的关系。"越俎况当交使事,举觞何惜话心期。" 这两句则转向宴会中的人际交流和情感流露,诗人通过对酒器(俎)的描写,以及举杯畅饮的情景,表达了在宴会上人们之间的真挚交往和不吝惜的话语交流。"欣逢桂子三秋候,细和梅花万里诗。" 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桂林特有的桂子成熟季节以及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与诗意的渲染。最后两句 "指日骖鸾天上去,倚看接武步丹墀。" 则通过对太阳高悬和仙鹤飞翔,以及对宴会场所(丹墀)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际交往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远大的宴会场景。

李曾伯

788首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您喜欢

寄题杨恒叔陶园
明·陈达
凉飙何处透重袍,翁与山灵两共高。老去不妨耽径菊,客来时或荐溪毛。清风尚友严陵濑,长日惟吟屈子骚。门外红尘深几许,先生醉卧乐陶陶。
次刘孟元见贽韵二首(其二)
宋·罗椅
久坐不知夜,饥鼯窥瓦檠。诗徒我乐国,酒不打愁城。白雪夫君句,黄花老我情。商量能任不,胜欲饮公荣。
寄忽承旨
元·虞集
投老清江外,依山结数椽。扶藜循水竹,把笔赋云烟。岁熟无忧食,清秋不碍眠。故人相望远,北极在天边。
奉寄何正父总干
宋·岳珂
经旬习懒惯山居,不写城间一字书。把菊见山新趣倦,汎莲依水旧交疏。无心是处友麋鹿,有客寄谁烹鲤鱼。见说近来军食足,不妨诗卷访犁锄。
次答汪晋贤
明末清初·陈恭尹
绝无长处但疏慵,三径虚劳上客踪。行傍野花同踯躅,坐依林竹笑龙钟。诗能穷我宁论命,酒未忘忧且驻容。犹喜秋来多快事,联珠贻赠屡开封。
题朱涧槃卷
明·刘炳
遥峰连碧涧,茅屋俯青林。径晚花粘屐,松寒雨润琴。酒甘和菊酿,诗苦带茶吟。却忆文园老,归来雪满簪。
秋日施子羽姚山人见过
明·华察
扫径秋色佳,衡门迟来客。山厨荐园蔬,恋赏淹日夕。荒台荫丛桂,徙倚对岩壁。夜静人意閒,潭空月华白。信宿惬所期,去住欣自适。养生慕彭聃,学道窥庄易。愿言保微尚,岁晚成三益。
和致仕祭酒胡公诗三首(其二)
明·杨荣
人生宦业似君稀,晚节投簪静掩扉。抚景屡惊江燕语,缄情空望塞鸿飞。关河道远心相忆,牛斗墟明剑有辉。训子有诗仍借重,援毫挥洒见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