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
(
其
四
)
幕
府
诸
公
有
和
,
再
用
韵
谢
之
敢
问
辽
天
月
,
历
几
亿
春
秋
。
老
娥
盍
相
刮
目
,
无
一
语
相
酬
。
似
讶
经
年
间
阔
,
类
笑
衰
翁
潦
倒
,
岁
岁
客
他
州
。
清
照
五
湖
阔
,
倦
影
一
萍
浮
。
任
渠
侬
,
琴
当
户
,
酒
当
楼
。
人
生
适
意
,
封
君
何
似
橘
千
头
。
月
正
圆
时
固
好
,
人
欲
闲
时
须
早
,
毋
作
陇
西
羞
。
多
谢
锦
囊
句
,
椽
笔
富
清
流
。
山水
写景
抒情
哲理
赞美
怀古
边塞
秋节
月
赏析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李曾伯所作,其风格典雅,意境深远。开篇便以“敢问辽天月,历几亿春秋”设问,借古老的明月探讨岁月更迭与生命的短暂,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接着,“老娥盍相刮目,无一语相酬”中,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形象,描绘出月亮下孤独与寂寞的情景。诗人通过“历几亿春秋”的宏大视角和嫦娥的寂寞,表达了对时间长河中个人渺小生命的感慨。“似讶经年间阔,类笑衰翁潦倒,岁岁客他州”则是通过诗人自身流离失所的遭遇,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如梦的感叹。这里,“客他州”四字,更增添了一份对异乡飘泊生活的无奈与悲凉。“清照五湖阔,倦影一萍浮”中,通过五湖(即太湖)的辽阔景象和水面上的落叶,描绘出一个秋意浓郁、物是人非的境界。诗人在这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却感受到了一种疲惫与孤独。“任渠侬,琴当户,酒当楼”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渠侬”代表着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而“琴当户,酒当楼”则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具体写照,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约生活的情怀。“人生适意,封君何似橘千头”中,“适意”二字寓含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的思考。而“封君何似橘千头”则是用古代将军以战功封侯的典故,来比喻生活中的点滴收获和满足。“月正圆时固好,人欲闲时须早,毋作陇西羞”这几句,则是在强调珍惜光阴,及时行乐。诗人通过月亮的圆缺变化,提醒人们应在年轻力壮之际,抓住时间享受生活,不要像陇西老人的那般懊悔。“多谢锦囊句,椽笔富清流”是对赠与答诗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书法和文学创作的自信。这里,“锦囊句”指的是朋友们送来的诗句;“椽笔”则代表了诗人自己的文墨才华,而“富清流”则表明了诗人的文笔流畅清新。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北宋文学中崇尚自然、重视个性自我表达的特点。
李曾伯
788首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