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父
(
其
二
)
一
棹
春
风
一
叶
舟
,
一
纶
茧
缕
一
轻
钩
。
花
满
渚
,
酒
满
瓯
,
万
顷
波
中
得
自
由
。
写景抒情
田园
写人
自由自在
译文
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面,通过对春日闲适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的“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生动地展现了渔父悠然于江湖之上的情景,其中“一棹春风”指的是随着春风漂荡的小船,“一叶舟”则是形容小船的孤独与自由;而“一纶茧缕”、“一轻钩”则是渔父捕鱼时细腻之处,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简单享受的态度。接下来的“花满渚,酒满瓯”,则是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自然中享乐的情景。“花满渚”指的是河岸边花开满径,“酒满瓯”则是形容诗人饮酒畅快的场景。这里的“渚”通常指的是水边的小湾或浅滩,是诗人停泊小舟的地方;“瓯”是一种古代盛放酒的器具,填满了酒,意味着诗人的欢乐无忧。最后一句“万顷波中得自由”,则是全诗的心声。这里的“万顷波中”形容江面辽阔,波涛连绵,而“得自由”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解脱与自在。李煜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这首诗语言平实而不失意境,情感真挚而富有韵味,是一篇极富画面感和生活情趣的佳作。
李煜
72首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猜您喜欢
竹枝词
明·陈荐夫
荷叶田田柳叶垂,千船万船多女儿。与郎暗约花间去,不唱《竹枝》知是谁。
戏荅林园
唐·白居易
岂独西坊来往频,偷闲处处作游人。衡门虽是栖迟地,不可终朝锁老身。
荅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唐·李白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諠。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一.....
绝句五首(其五)
宋·吕陶
可喜公居近白云,眼前尘事少纷纷。纱橱竹簟偏宜睡,五月庭除不聚蚊。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宋·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渔父辞(其三)
宋末元初·毛直方
得鱼穿柳持上溪,溪村杳杳屋稀稀。莫怪渔翁头易白,去年买鱼人又非。
病起过魏园二首(其一)
明·王廷陈
卧痾颜鬓怜予改,力疾池亭为子来。随处琴尊临水石,任情歌吹入莓苔。禽鱼狎客晴偏聚,花药娱人晚竞开。共惜群芳行欲歇,莫辞中夜醉方回。
绿阴垂钓
元·贡性之
茅屋人家隔薜萝,绿阴窗户晚凉多。日长借得南风便,时送沧浪一曲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