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
山
书
院
图
绛
山
高
峨
峨
,
绛
水
流
汤
汤
。
山
水
出
雄
固
,
城
池
建
封
疆
。
万
家
烟
树
迷
,
屋
宇
连
垣
墙
。
鸡
犬
自
鸣
吠
,
风
俗
多
淳
良
。
爰
有
读
书
院
,
轮
奂
居
中
央
。
青
衿
日
济
济
,
探
讨
攻
文
章
。
岂
惟
惜
一
馀
,
亦
乃
明
五
常
。
规
模
似
邹
鲁
,
时
世
逢
虞
唐
。
学
成
致
登
用
,
高
步
纡
岩
廊
。
而
君
昔
此
游
,
别
来
岁
己
长
。
丹
青
写
其
图
,
以
慰
心
遑
遑
。
怀
土
众
所
同
,
伟
哉
重
义
方
。
作
诗
为
赞
美
,
攸
久
期
播
扬
。
写景
山水
赞美
读书
怀古
记梦
写花
描述秋天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徐庸对绛山书院的赞美之情。诗中首先描绘了绛山的壮丽景色和绛水的奔腾之态,随后点明山水之间孕育出的雄伟气势与坚固的城池,象征着稳固的封疆。接着,诗人通过“万家烟树迷”、“屋宇连垣墙”等描绘,展现了书院周边的繁华景象,鸡犬相闻,民风淳朴。进一步,诗人提到书院内有学子济济一堂,他们勤奋学习,探讨学术,不仅追求知识的积累,更注重道德伦理的学习,体现了儒家的五常之道。书院的布局仿佛邹鲁之地,充满文化气息,又像是虞唐之时,充满了时代的韵味。诗人预见到学子们学成之后,将能步入朝廷,为国家效力。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书院求学的日子,感叹时间的流逝。他通过画图的方式,将书院的美好景象记录下来,以此来慰藉内心的思乡之情。诗人认为,无论身处何地,怀念故乡的情感是普遍存在的,而书院的教育理念则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因此,他写下这首诗,希望它能够长久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