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歌
子
·
夜
雨
二
首
(
其
二
)
小
雨
穿
澄
练
,
轻
风
蹙
浅
涟
。
寒
似
早
春
天
。
单
衫
依
旧
怯
,
换
吴
棉
。
写景
写雨
抒情
季节
冬天
情感
思乡
赞美
赏析
这首《南歌子·夜雨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黄琬璚所作,描绘了夜晚细雨绵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景象的静谧与清新。“小雨穿澄练,轻风蹙浅涟。” 开篇以“小雨”和“轻风”为引,形象地描绘了雨滴穿过清澈如练的雨幕,轻风拂过水面,激起微小的涟漪。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澄练”形容雨线之细,“浅涟”则描绘了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波纹,生动地展现了雨夜的宁静之美。“寒似早春天。单衫依旧怯,换吴棉。”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夜的寒意,尽管已是早春时节,但寒气依然让人感到瑟缩。穿着单薄衣衫的人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寒意,不禁感到畏惧,于是开始更换更为保暖的衣物——吴棉。这里的“吴棉”特指产自吴地(今江苏一带)的优质棉花,用来制作温暖的棉衣,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寒冷天气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情感的融入,营造出一幅雨夜寒凉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会。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