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崔
大
夫
崔
正
字
内
举
无
惭
古
所
难
,
燕
台
遥
想
拂
尘
冠
。
登
龙
有
路
水
不
峻
,
一
雁
背
飞
天
正
寒
。
别
夜
酒
馀
红
烛
短
,
映
山
帆
满
碧
霞
残
。
谢
公
楼
下
潺
湲
响
,
离
恨
诗
情
添
几
般
。
离别
送别
写景
抒情
赞颂
节气
冬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贺崔大夫崔正字的一种深情厚谊。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怀旧和思念之情。“内举无惭古所难”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古代才子佳人的仰望与自勉,"燕台遥想拂尘冠"则是说诗人在远离的燕台(古都之一)中遥想着那边的朋友,心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登龙有路水不峻”暗示了一种希望与祝愿,即便是攀登高处,也有一条平坦之路可循,"一雁背飞天正寒"则是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景象,一只大雁在寒冷的天空中飞翔,给人以孤独与寂寞之感。“别夜酒馀红烛短”写的是一场离别的宴席,酒意正浓,红烛(红色的蜡烛)即将燃尽,预示着分别的迫近。"映山帆满碧霞残"则是说在离别之际,诗人眼中所见的是山峦之间飘扬的帆影与余晖交织的景色。“谢公楼下潺湲响”中的“谢公”指的是古代著名文学家谢灵运,他常于夜晚在高楼上吟诗作赋,声韵悠长。"离恨诗情添几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厚感情和离别之痛,每每提起,都能增加几分诗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