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宿
?
怀古
抒情
赞美
写景
咏物
情感
秋天
节气
励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观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首先,诗人通过“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了贤能之人的重要性和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接着,“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两句,用夸张的笔法描绘了理想人物的气质与影响力。诗中还穿插着对文化教育的赞颂,如“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表明了诗人对儒家和道家的重视,以及对文学和武术教育的推崇。此外,“家童谙禁掖,厩马识金铃”则展示了家庭教育和军事训练的重要性。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方面,诗中有“水精悬御幄,云母展宫屏”等句,通过对水晶和云母的描述,营造出一派仙境般的氛围。同时,“火中胶绿树,泉下斸青萍”则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和深刻。此外,诗中还包含了许多历史典故,如“戈鋋回紫塞,干戚散彤庭”中的“戈鋋”即戈壁,指的是古代用来防御敌人的建筑物,“干戚”则是古代刑罚的工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的感慨。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一幅理想社会与个人修养并重的画卷。诗人的语言驾驭能力强,情感表达丰富,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