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春天
山水
抒情
怀古
宫怨
写花
梅花

译文

春水刚刚解冻,宫中花朵还畏惧寒冷。
无数山峰横卧着紫色和翠绿,宫殿的栏杆倚靠在那里。
轻风吹过,玉制的漏水计时器轻轻摇晃,金色的柱子下阳光微弱。
仙人王乔现在身在何处?他正乘着鸾鸟飞翔在清澈的银河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宫廷景象。开篇两句“御水初销冻,宫花尚怯寒”展现了冬意犹存的早春景色,皇帝游玩的水面刚刚解冻,而宫中的花朵仍然因为寒冷而畏缩不展。接下来的“千峰横紫翠,双阙凭阑干”则通过对山川和宫阙的描写,传递出一种雄伟壮丽之感,其中“千峰”指的是层叠的山峰,“双阙”则是对宫门的美称,这两句诗强调了宫廷的宏大气势。随后的“玉漏轻风顺,金茎淡日残”细腻地描绘了一种静谧和缓的时光。这里的“玉漏”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古代计时器具,而“金茎”则是宫中精致的小桥,“轻风顺”、“淡日残”则分别形容了风和日光的温柔与柔和,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最后,诗人通过问询“王乔在何处,清汉正骖鸾”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王乔”可能是诗人朋友的名字或代号,“骖鸾”则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形容骑着好马驰骋于宽阔的河汉之上。在这问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怀念和期盼。整首诗通过对早春宫廷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人位置的询问,表现出一种淡雅闲适、又不无思念的情感。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