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送别
离别
抒情

译文

在西郊的傍晚,我们相互送别,周围是青翠的竹林,环绕着寒冷的波光粼粼的水波。
我为你斟满酒杯,这满满的一杯,希望能传达出我心中加倍的离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在西郊与友人相送,暮色中青苍的竹林环绕着寒冷的波光。"为君蘸甲十分饮"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不舍之情,而"应见离心一倍多"则更深化了这种离别之痛,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却蕴含着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西郊暮色、青苍竹外和寒波,诗人巧妙地将送别时的心情融入到自然之中,使得离别之情更加凄美动人。此外,诗中的意象也极富有层次。例如“蘸甲”一词,不仅是饮酒的行为,更寓含着对友人的敬重与不舍。而"离心"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所产生的复杂情绪的真实写照。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的送别诗,通过精妙的语言与细腻的情感,展现出古代文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深沉感慨。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