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地点
四季
秋天
写山
赞美
田园

译文

山势险峻如羊肠,自古以来成都就是难以攻克的要地。
四个隐士因为拥有灵芝而看轻汉高祖,张仪却无处施展才能于楚怀王。
云雾缭绕帐篷,藤萝阴凉遮蔽,泉水声声伴着旅人寒凉的梦境。
在这幽深之处,只接纳品德高尚的人,这里有大片的水田和上百棵桑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殿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建筑特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 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青云馆所在山脉的雄伟和古老,以及这座建筑自古以来坚固无比的特点。"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智者、隐逸生活的尊崇,以及对权力场合之外安身立命的向往。"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 这两句则是对青云馆内外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通过云雾、山影和泉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最后一句"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 强调了这座馆所在之地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更能容纳品格高洁之人,通过对桑树数量的具体描述,增强了画面感。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对于青云馆这一特定空间的审美与情感寄托,它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流露出他对自然、历史和隐逸生活的深厚情感。

杜牧

492首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