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

写景
田园
抒情
写鸟
野禽
送别
离别
地点
西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兴而行,从溪边到林下的旅程,沿途的景色与感受细腻入微。首联“乘兴溪边去,仍从林下归”,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兴致勃勃,选择在自然中寻找乐趣,无论是溪水潺潺还是林木葱郁,都成为他旅途中的伴侣。接着,“梅香带春信,日色暖人衣”两句,通过嗅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梅花的香气不仅唤醒了季节的变换,也温暖了诗人的衣物,仿佛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白发思还远,清流遇更稀”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望过去,感到岁月的遥远;而在旅途中,清澈的水流似乎也变得稀少,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难寻与珍贵。最后,“野禽宁会意,相顾向柴扉”以自然界的鸟儿作为结尾,它们或许不懂诗人的深意,但彼此间的眼神交流,却在柴扉前形成了和谐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山水画卷。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