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景
抒情
怀古
情感
思乡
历史人物
自然景象
季节
秋季
咏史

赏析

这首诗《后秋兴三首(其一)》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描绘春日之景与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忠诚与牺牲的颂扬。首句“御楼春雾昼漫漫”,以春日的雾气笼罩皇宫,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庄严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厚重与深远。接着,“雷压霆奔霄汉间”一句,运用自然界的雷声和闪电,象征着历史的动荡与变革,形象地表达了社会的剧烈变迁。“涕泪翻伤以死谏,风波谁分得生还。”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前一句中的“死谏”指的是古代臣子为国为民不惜生命进谏的行为,后一句则以“风波”比喻人生的艰难与不可预知性,表达了即使忠心耿耿,也难以保证平安无恙的命运。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忠诚者的同情与敬意。“山中介子终辞爵,岭表唐卿已赐环。”这两句引用了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其中“介子”和“唐卿”分别指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和唐代的唐临,他们都是因忠诚而受到贬谪或牺牲的典型人物。通过他们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仰。最后,“北望星河今有象,几回沧海梦朝班。”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忠诚者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通过“星河”与“沧海”的意象,诗人寄托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价值的永恒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牺牲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郑善夫

1064首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您喜欢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晓咏
宋·欧阳修
帘外星辰逐斗移,紫河声转下云西。九雏乌起城将曙,百尺楼高月易低。露裛兰苕惟有泪,秋荒桃李不成蹊。西堂吟思无人助,草满池塘梦自迷。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孟县道中(其一)
明·谢榛
村家农事毕,积雨漫成河。白聚野凫净,红垂秋柿多。年衰仍浪迹,转调是劳歌。一诵鹪鹩赋,归欤向薜萝。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