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咏物
节庆
田园
看山
民间风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废庙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江南多庙宇,处处倚山开”点明了地点和环境,江南地区寺庙众多,依山而建,展现出一种自然与宗教文化的交融之美。接下来,“香火村翁主,松杉野鹤来”描绘了庙宇中香烟缭绕,村中的老者作为香火的守护者,而松杉之间,野鹤翩翩,增添了诗作的生动与神秘感。“土墙支段木,石磴上青苔”两句则转向对庙宇本身的描写,土墙与段木,石阶上的青苔,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废弃的氛围,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历史沉淀的感觉。最后,“鼓吹斜阳里,人家赛社回”描绘了夕阳下,庙宇中传来阵阵鼓乐声,人们从四面八方归来参加祭祀活动的场景,既体现了宗教仪式的庄重,也展现了社区生活的温馨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废庙的静谧与生机、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