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词
(
其
四
十
七
)
过
社
馀
寒
迤
逦
消
,
东
风
送
暖
燕
营
巢
。
皇
都
春
色
宜
登
览
,
十
二
楼
高
出
柳
梢
。
写景
春天
赞颂
皇都
或城市
宫词
咏物
燕
场景
登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首句“过社馀寒迤逦消”中的“过社”指的是春风经过田野,“馀寒”则是剩余的寒冷,“迤逦”形容春风温暖而又柔和,“消”意味着冰雪融化,这里表达了春天到来,寒气逐渐消散的景象。第二句“东风送暖燕营巢”则进一步强调了春风带来的温暖,它不仅使得大地回春,而且连燕子也开始在温暖中筑巢。这里“东风”是春天常见的风向,象征着生命力和生机。第三句“皇都春色宜登览”中的“皇都”指的是京城,即帝都,这里的“春色”泛指春天的美丽景致,“宜登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欣赏春色的渴望。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京城春景的向往。最后一句“十二楼高出柳梢”,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京城美丽风光的赞叹。“十二楼”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建筑,而“高出柳梢”则形容这些建筑之高,甚至超出了树梢,这不仅展示了建筑的壮观,更隐喻着诗人心中的高远志向。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猜您喜欢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琐窗寒·春阴
清·周贻繁
弱雨难零,痴云不醒,积阴凝暮。窗纱静掩,锁得篆烟成雾。试销闲、西园漫游,探它春色藏何处。看柳眉未展,桃腮犹敛,寂寥如故。频觑。溪边树。剩几朵残梅,留人缓步。韶光似此,怎续.....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唐·马怀素
玄籥飞灰出洞房,青郊迎气肇初阳。仙舆暂下宜春苑,御醴行开荐寿觞。映水轻苔犹隐绿,缘堤弱柳未舒黄。唯有裁花饰簪鬓,恒随圣藻狎年光。
建福宫新春(其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禁城景物报和韶,初转寅方玉斗杓。漏泄春光梅破蕾,招摇风信柳拖条。池心镜面冰将解,墙角银根雪欲消。枨拨诗肠量多少,新年觉比旧年饶。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唐·杨炯
故事閒台阁,仙门蔼已深。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次韵刘元煇元日
宋末元初·方回
九十日春已十日,清晨閒步小园中。池痕欲涨去年水,柳色渐回东畔风。砥道歌游全似梦,专槃生化本无穷。阴晴寒暖频占相,世事唯宜岁事丰。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唐·韦嗣立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