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登
源
英
济
庙
祈
雨
连
年
因
旱
祷
丛
祠
,
未
免
斯
民
有
怨
咨
。
拟
学
催
科
今
晚
矣
,
不
能
引
去
更
何
之
。
下
田
敢
有
百
车
望
,
好
雨
犹
宽
三
日
期
。
惭
愧
农
家
私
水
利
,
桔
槔
虽
巧
不
容
施
。
咏物抒情
节令祈愿
田地忧民
农田水利
赏析
这首宋诗《过登源英济庙祈雨》是虞俦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干旱带来的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首句“连年因旱祷丛祠”描绘了连续多年的旱灾使得人们不得不求助于神祠祈求降雨,反映出民间对天灾的无奈和期盼。次句“未免斯民有怨咨”进一步强调了旱情严重导致百姓的不满和抱怨。诗人试图以官府的立场来表达,即使今晚计划催促税赋(催科),但面对这样的天灾,他感到无能为力,不知如何是好。“不能引去更何之”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责任感。接着,“下田敢有百车望”表达了对农田的担忧,农民们期待着至少能有充足的雨水灌溉,使庄稼得以生长。“好雨犹宽三日期”则寄托了对三天降雨的渴望,希望能缓解旱情。最后两句“惭愧农家私水利,桔槔虽巧不容施”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因为尽管民间有灌溉工具如桔槔,但在如此严重的旱情下,这些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显示出诗人对自身能力有限的感慨和对农民困境的同情。整首诗通过祈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解决旱灾问题的无力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