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
官
舍
菊
种
归
园
中
殷
勤
分
去
几
枝
菊
,
官
满
聊
为
三
径
资
。
不
是
园
葵
何
用
拔
,
且
无
薏
苡
莫
相
疑
。
写花
咏物
菊花
抒情
怀古
哲理
情感
思乡
友情
官舍移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移官舍菊种归园中》,通过“殷勤分去几枝菊”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菊花的深厚情感与珍视。菊花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傲霜的精神品质,诗人将之移种至自己的园中,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寄托了自己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官满聊为三径资”,这里的“三径”源自汉代蒋诩的故事,后成为隐居生活的代称。诗人以“官满”暗示其官职任期结束,回到田园生活,用“三径资”表达出他希望在隐居生活中自给自足的愿望。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以及对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渴望。“不是园葵何用拔”,这句话看似在说没有必要拔除园中的向日葵,实际上是在强调对现有事物的珍惜与尊重。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万物都应被妥善对待、不随意破坏的态度。“且无薏苡莫相疑”,薏苡是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误解或冤枉。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希望人们不要因为不了解情况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或怀疑。它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他人善意的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移种菊花、回归田园生活、珍惜自然万物以及宽容待人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