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田园
忧民
写景
抒情
寒冬
节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社会底层百姓在大旱与严寒双重灾害下的困苦生活,以及对天时的祈求与对未来国家命运的忧虑。首联“岁旱十分无一收,苦寒何许索重裘”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旱灾与严寒给农民带来的巨大损失,他们不仅颗粒无收,连御寒的衣物也难以得到。这种生活境遇的描述,充满了悲凉与无奈。颔联“流民岂是无常产,触处浑如不系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流离失所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无所依附。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动荡社会中的漂泊不定,如同无根之木,无依之舟。颈联“但愿天心怜冻馁,莫教雪意大牵钩”表达了诗人对上天的恳求,希望天公能够体恤人间的苦难,避免更大的灾难降临。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也有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尾联“祇今宿麦无人种,谁问王师休未休”则将视角转向了国家的未来。在这样的困境下,粮食的生产无法保障,而国家的军队却仍在征战,没有停歇。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统治者未能关注民生疾苦的深刻讽刺。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精神。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