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
写景抒情
咏史怀古
赞美
传颂
边塞战争
秋节
节气
送别
离别

译文

上天赐贤人辅佐明君治世,文化与教化自然遍布中华与外族。
英明不仅受到中原的敬仰,清廉的名声也传到了外国。
凉爽的夜晚酒醒时常对月沉思,清晨退朝后多半在庭院吟诗。
虽然梁城之东经历过战争,但那里的风俗仍保持着古老的传统。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之词的诗篇,通过对“贤人”与“圣时”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开篇即强调“天降贤人佐圣时”,表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然声教满华夷”,意指正义之声遍布中华大地,影响深远。接着,“英明不独中朝仰,清重兼闻外国知”进一步拓展了这种理想的政治美德,不仅是中原地区所仰望,更是外邦亦能闻名的清廉与明智。这两句突显了作者对于贤君、圣政的推崇,以及对其广泛影响力的肯定。诗人接着转向个人情感,写道“凉夜酒醒多对月”,在凉爽的夜晚,酒醒之后,与明亮的月光相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思。紧接着,“晓庭公退半吟诗”则描绘了一幅清晨庭院中,官员退朝后,轻吟诗句的情景。最后两句“梁城东下虽经战,风俗犹传守旧规”,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尽管梁城东下曾有过战争,但古老的习俗和规矩仍然被人们所保留和遵循,这反映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维护。整首诗通过对理想政治美德的赞颂,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历史传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情操。

许棠

155首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猜您喜欢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约叔真(其二)
宋·华岳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送刘四赴夏县
唐·李颀
九霄特立红鸾姿,万仞孤生玉树枝。刘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叹美。声名播扬二十年,足下长途几千里。举世皆亲丞相阁,我心独爱伊川水。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新诗数岁即.....
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
唐·皇甫冉
使臣怀饯席,亚尹有前溪。客是仙舟里,途从御苑西。泉声喧暗竹,草色引长堤。故绛青山在,新田绿树齐。天秋闻别鹄,关晓待鸣鸡。应叹沈冥者,年年津路迷。
玛瑙宝胜寺
宋·陈俞
雨霁佛屋明,苔径深曲折。树摇高露惊,草密暗泉咽。前林忽清磬,烟灯远欲灭。寄谢尘中人,与君从此别。
中秋对月送姚辟教授南归
宋·韩琦
去岁中秋安帅并,今岁中秋病守相。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相台此夜天如水,露压凉风秋气王。有客轩然襟义高,直自睢阳来一访。相与僚贤共兹赏,坐看玉轮从海上。皓色疑专白.....
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唐·刘长卿
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