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庭
野
色
绝
壑
惊
涛
接
汉
平
,
迢
遥
野
色
入
郊
坰
。
坐
临
北
渚
芳
荪
绿
,
帘
捲
南
洲
桂
树
青
。
雨
里
山
河
烟
似
织
,
雾
中
林
薄
翠
为
屏
。
同
游
赋
客
皆
陶
谢
,
亭
上
遥
看
尽
德
星
。
写景
山水
秋景
雨景
林景
同游
赞美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绝壑惊涛接汉平”开篇,巧妙地将深谷中的汹涌波涛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不失细腻的视觉效果。接着,“迢遥野色入郊坰”一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远处的田野景色引入画面之中,给人一种开阔而悠远的感受。“坐临北渚芳荪绿,帘捲南洲桂树青”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生机勃勃。北边的水边长满了绿色的香草,南边的洲上桂树郁郁葱葱,色彩鲜明,充满活力。这种对比和细节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雨里山河烟似织,雾中林薄翠为屏”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象。雨中的山川如同轻纱般笼罩,烟雾缭绕,而雾中的树林则像是一道翠绿的屏障,既神秘又美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最后,“同游赋客皆陶谢,亭上遥看尽德星”表达了诗人与一群才华横溢的文人一同欣赏美景的情境。他们站在亭上,遥望远方,仿佛所有的德星(指品德高尚的人)都在这美景中汇聚。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既壮阔又温馨的画面,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访益上人兰若
宋·严羽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西阁雨望
唐·杜甫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