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民生
赞美
送别
城市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靳贵所作的《送归德太守张信卿诗》,以黄河为背景,描绘了黄河泛滥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灾难与困苦,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任太守张信卿的期待与祝愿。诗中开篇即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起笔,形象地描绘出黄河的壮阔与源头的高远,随后点明了归德城的地理位置,暗示了其受黄河影响的必然性。“孤城归德当其灾”一句,既突出了归德城的孤立无援,也预示了接下来将要描述的灾难场景。接着,诗人通过“耄倪往往化鱼鳖,官府处处生蒿莱”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泛滥后,老幼病弱者遭受的苦难以及官府在灾害面前的无力与荒凉景象。黄河水位的急剧上涨,使得原本坚固的城墙仿佛变成了可以倒置的杯子,形象地表现了水势之猛。而“产蛙沈灶乃常事”则进一步说明了洪水对生活的影响,连最基本的炊具都可能被淹没。诗人在此之后,通过“城边父老泣相语,黄河之水有时去”两句,表达了对黄河水位下降的希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治理黄河状况的不满。紧接着,“争如官吏险于河,暴敛强征谁敢拒”揭示了官府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贪婪与不作为,百姓们被迫承受着更加沉重的负担。“鬻男质女尚催科,平地黄河可奈何”两句,更是直接揭露了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以及他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与绝望。最后,“黄河不治民不死,若治黄河死更多”一句,深刻地反映了治理黄河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任太守张信卿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为百姓带来安宁。诗的结尾部分,“传语州民莫怨煎,新来太守才且贤。豺狼敛迹河伯遁,行见击壤歌尧年”,表达了对张信卿的肯定与期待,希望他能像古代圣君一样,不仅解决黄河问题,还能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泛滥给归德城带来的灾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苦难,同时寄托了对新任官员的希望与期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