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龙
洞
山
次
王
定
斋
韵
二
首
(
其
二
)
洞
门
黄
叶
锁
秋
深
,
野
客
来
游
怅
古
今
。
恍
惚
漫
传
龙
迹
在
,
虚
明
真
似
佛
光
临
。
苍
空
日
月
流
元
化
,
白
昼
云
雷
起
太
阴
。
昏
黑
下
山
萝
径
远
,
殿
钟
龛
磬
袅
馀
音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秋景
寺庙
佛光
古迹
传说
四季交替
殿宇
铛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龙洞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首句“洞门黄叶锁秋深”以黄叶覆盖的洞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野客来游怅古今”表达了诗人面对古老遗迹时的感慨,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恍惚漫传龙迹在,虚明真似佛光临”两句,运用了龙迹和佛光的意象,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自然与宗教之间的某种联系或共鸣。龙迹代表了自然的力量与神秘,佛光则象征着超脱与智慧,两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感悟。“苍空日月流元化,白昼云雷起太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索,将日月星辰与云雷雨雪等自然现象视为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理解。这里,“元化”指的是原始的、未被破坏的自然状态,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最后,“昏黑下山萝径远,殿钟龛磬袅馀音”描绘了夜晚山中幽暗的景象,以及庙宇中钟磬声的余韵,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现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宇宙和内心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边贡
1453首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白鹭洲
明·陈桭
江畔芳洲水势分,洲前属玉自成群。联拳芳草疑残雪,接羽平沙似断云。鸥鸟伴中同皓皓,渔歌声里落纷纷。满怀诗景收难尽,浩荡烟波霭夕曛。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