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抒情。
写景。
写山。
写水。
写灯。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沉浸在书海中的场景,通过对环境和氛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专注与执着的精神面貌。首句“闻君读书处,孤榻寄禅林”点明了读书人的位置,他选择在禅林中的一张孤榻上阅读,营造出一种清静、远离尘嚣的读书环境。接下来,“日抱左氏癖,时为梁甫吟”两句,通过描述他每日沉醉于《左传》的癖好,不时吟诵《梁甫吟》,展现了其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与深入研究。“开窗千嶂出,隔巷一灯深”描绘了夜晚读书的情景,窗户打开,窗外群山映入眼帘,而巷子深处只有一盏灯火,更显出读书人所在之处的宁静与孤独。最后,“独有花龛月,盈盈鉴苦心”则以花龛前明亮的月光象征着读书人内心的光明与坚定,月光仿佛在照鉴他的苦心,寓意着他虽身处孤独,但内心充满追求与坚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读书人专注、执着的求知精神,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知识与智慧的深刻意境。

边贡

1453首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您喜欢

送陈教授之潮州
明·岳正
莆阳十日到潮阳,彼此同风即故乡。家近不忧通问少,官闲但苦作诗忙。鳣堂日转榕荫合,马帐风回荔枝香。太守幸逢乡曲好,相过应不废槟榔。
歌风台
元·王艮
淮南不轨天威及,清跸西还过沛中。乐作酒酣乡思激,云飞风起霸心雄。龙光已逐寒烟散,鸟篆空馀碧藓蒙。极目荒台增感慨,冥鸿矫矫入秋空。
驻跸苏州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五载今来又一巡,胥江舟驻郡城滨。仄街按辔斥警跸,比屋迎銮共戴亲。外饰信堪称富庶,远隅自不乏饥贫。益祈岁事常绥稔,何患民风弗化淳。
玉山草堂
元·陆居仁
同宗入洛称三俊,累世留吴尚几家?谷水千秋书有种,昆山一片玉无瑕。内台一笑金钗笋,羽灶当携石鼎茶。见说草堂开绿野,何人分我白鸥沙。
题云深读书处
明·陈枨
卜居静爱钵池山,山下云深一径閒。万卷图书连几案,九街车马隔尘寰。茶烟暝出空濛表,灯火宵分杳霭间。有客问奇常载酒,林扉尽日不须关。
福州贡院联
清·郑祖琛
十六年三度霞关,喜者番风味堂前,新咏同敲秋夜月;八千卷一时云集,问谁蹑鳌峰顶上,雄文高压海门潮。
赠南洲
明·朱浙
南洲栖隐处,东近五侯山。心迹浮名外,行藏晏坐间。新诗频入刻,逸兴许谁扳。永日衡门下,何人数往还。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其五)
清·龚自珍
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长。禁额如云起,仙人隔仗望。万重珊翠里,不数尚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