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写风
写桂花
秋节
赞美
地点
山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桂露山房的静谧与雅致。首句“回风入座飘歌扇”,以轻柔的回风喻指秋风,它仿佛带着歌声,轻轻拂过座位,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诗意的氛围。次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则通过“冷露”和“无声”两个词,巧妙地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凉爽,同时“湿桂花”三字,不仅描绘了露水滋润桂花的情景,也暗含了桂花在月光下晶莹剔透的美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高雅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琅琊山六题(其三)石屏路
宋·欧阳修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