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秋
后
一
日
同
张
子
明
马
一
卿
程
孺
文
集
王
孟
起
秦
淮
得
萧
字
金
风
昨
夜
井
梧
飘
,
尊
酒
王
郎
喜
见
招
。
客
拟
兰
台
秋
作
赋
,
渡
邻
桃
叶
水
萦
桥
。
清
商
暗
引
蛩
声
动
,
白
羽
凉
添
蜡
影
摇
。
何
事
桓
伊
更
吹
笛
,
栅
塘
垂
柳
报
萧
萧
。
写景
秋景
友情
咏物
咏柳
节气和立秋
怀古
聚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之后的一日,诗人与友人在秦淮河畔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季节变换之感和友情的温馨。首联“金风昨夜井梧飘,尊酒王郎喜见招”以“金风”点出秋季的到来,梧桐落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而“尊酒”则预示着聚会的欢愉,王郎的邀请更添了几分喜悦。颔联“客拟兰台秋作赋,渡邻桃叶水萦桥”中,“兰台”借指文学创作之地,暗示了诗人的才情;“桃叶水”则与王献之的《桃叶歌》相关,此处可能寓含着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两联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颈联“清商暗引蛩声动,白羽凉添蜡影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蟋蟀的鸣叫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秋夜的故事;而“白羽凉添蜡影摇”则通过蜡烛的摇曳,营造出一种清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秋意的深沉。尾联“何事桓伊更吹笛,栅塘垂柳报萧萧”引用了桓伊吹笛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惜。栅塘边的垂柳随风轻摆,仿佛在为离别唱响哀婉的曲调,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离愁别绪。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感受,以及与友人间真挚情感的深刻表达,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曾仕鉴
76首
一字人倩。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七夕同丁计部蔡刑部欧博士集沈刑部宅观沈石田山水得秋字
明·黎民表
长安木叶下新秋,坐对双星缓客愁。明月渐收藏扇箧,凉风偏在曝衣楼。休文词赋缘多病,宗炳琴尊托卧游。谁道七襄难报赠,才人先有夜光投。
次筠轩诗韵
元·马臻
幽轩列万竹,惬此冲澹襟。乃知心迹远,不在山林深。客散动秋影,鹤归分夕阴。至乐寓言外,任鼓昭文琴。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