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
咏物
母爱
咏农

赏析

这首《簇蚕词》描绘了蚕农们在春季忙碌的养蚕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细腻的情感。诗中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从春到夏,蚕从幼虫到成蛹的过程,以及蚕农们辛勤劳动的景象。首先,诗的开头“麦风细,蚕眠地。桑叶残,蚕上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风吹拂着麦田,蚕开始在温暖的土地上休眠,而桑叶逐渐枯萎,蚕则开始向山上迁移,寻找新的食物来源。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蚕农们对蚕生长周期的精准把握。接着,“蚕房渐觉侵微暑,乍暄还暖愁煞汝。”描述了随着天气逐渐变暖,蚕房内开始感受到初夏的微热,蚕儿们在这个阶段可能会感到不适,蚕农们则为此担忧不已。这种对蚕的细致关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朝热熏笼夜点灯,窃脂驱雀猫捕鼠。”则进一步展示了蚕农们为了照顾蚕儿,日夜不息的辛勤工作。白天,他们使用熏笼防止病害,夜晚则点亮灯火,防止老鼠和鸟类的侵害,保护蚕儿的安全成长。“一日茸茸粉絮结,两日堆堆白于雪。”描绘了蚕儿们吐丝结茧的过程,一天之内,它们就能结出如粉絮般的丝线,两天后,这些丝线堆砌在一起,洁白如雪,形象地展现了蚕丝的美丽与珍贵。“三日团团论斗盛,小妇量来大妇称。”描述了蚕茧的收集过程,三天后,蚕茧已经足够大,可以用来制作各种丝绸制品。这里通过“小妇量来大妇称”的对比,既体现了蚕农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反映了丝绸制作工艺的精细与复杂。最后,“缲出新丝付机杼,织成十样花纹绫。”讲述了蚕丝经过缫丝、织造,最终成为精美绝伦的丝绸。这里的“十样花纹绫”象征着丝绸的多样性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蚕农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蚕农们在春末夏初时节的辛勤劳动,以及他们对蚕丝制品的期待与自豪。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蚕丝生产的全过程,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猜您喜欢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园中书事二绝(其二)
宋·司马光
坐嗅白莲蕊,卧看青竹枝。闲斋不成寐,起读圣俞诗。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采桑
清·陆懿淑
桑叶绿初成,提筐陌上行。东风初过去,一片剪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