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秋节
咏物
咏菊
哲理
怀古抒情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荣枯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与宇宙奥秘的深思。首句“秋风杨柳叶梳黄”,以秋风拂过,杨柳叶渐变黄色,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这里的“梳黄”二字,不仅描绘了叶子颜色的变化,也赋予了动态感,仿佛秋风在轻轻梳理着树叶,使之呈现出金黄色的美丽。次句“冷露无心菊正芳”,则转向描述菊花在冷露中绽放,香气四溢。菊花不畏严寒,在冷露的滋润下更加鲜艳,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质。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在逆境中的美丽与坚韧。后两句“造化一般荣悴异,谁将消息问穹苍?”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自然界的现象联想到生命的荣枯,提出“造化”(自然规律)对万物的影响是普遍而不同的,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败,都是自然法则的体现。最后,诗人以一个问句结束,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思考,即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自然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需要向“穹苍”(天空、宇宙)寻求答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奥秘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