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春
怨
朝
日
残
莺
伴
妾
啼
,
开
帘
只
见
草
萋
萋
。
庭
前
时
有
东
风
入
,
杨
柳
千
条
尽
向
西
。
写景
春天
闺怨
咏物
柳树
情感
庭前之景
自然风物
译文
早晨的阳光中残留着几只莺鸟为我悲鸣,打开窗帘只见满眼的草木凄凉。
庭院前时常有东风吹过,千万条杨柳枝条都向着西方飘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春天未能完全展现其生机与活力的怨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形象鲜明的画面,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朝日残莺伴妾啼”,这里的“朝日”指的是早晨的阳光,“残莺”则是未完全展开的花朵,借此表达春意尚浅,春天还未能完全到来。"伴妾啼",即伴随着鸟儿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构成了早晨特有的宁静氛围。“开帘只见草萋萋”,则是从室内望向室外,只看到满地都是杂草,但却未见春天应有的鲜花与绿意。这里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期待和失望。"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中,“庭前”指的是庭院前面,“东风”是带来生机的象征,但在这首诗里,它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繁盛,而是让“杨柳千条尽向西”,形象地描绘出树枝随风轻柔摇摆,却又带有一丝寂寞与孤独。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生机勃发却未完全到来的怨言。
刘方平
25首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猜您喜欢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花发沁园春
宋·王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