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便
殿
宿
怀古
写景
地点
抒情
赞美
山水
夏天
写山
情感
友情
思乡
亲情

赏析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干文传创作,名为《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诗中描绘了诗人自灵岩至天平山的登山之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文化的感慨。首句“范公命世才”,借范仲淹之名,赞扬其卓越才能,引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接着,诗人通过“志欲清禹甸”、“高名冠礼闱”等描述,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气节、精神的比喻,如“凛霜柏”、“烂岩电”,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高尚品质与坚定意志。“常怀天下忧”一句,体现了古代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对党锢之祸的愤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买田赡贫族、貤恩贲幽竁的行为,彰显了仁爱之心。“致君岂无术,不采羞自荐”表达了诗人对治国之道的思考,虽未直接参与朝廷事务,但心系国家,不求名利,只愿为国效力。“身未安朝廷,勋已树方面”、“稍亏一篑成,俄感两楹奠”等句,反映了诗人虽未在朝中显赫,但其功绩已深入人心,死后仍受尊敬。“相业贻后昆,源深流益衍”赞颂了范仲淹等先贤的功业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天平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未来的展望。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蕴含的忠孝观念,跨越时代,成为永恒的主题,激励着后人继承与发扬。

干文传

5首
又号止斋。十岁能属文。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昌国州事。累升婺源知州,改知吴江州,所至皆有善政。顺帝时预修《宋史》,书成,擢集院待制,以礼部尚书致仕。识度凝远,喜接引后进,所取士后多知名。为文务雅正,尤长政事。有《仁里漫稿》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