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伍
员
庙
蚤
年
亡
命
入
苏
州
,
破
越
兴
吴
出
坐
筹
。
可
惜
捧
心
贻
后
患
,
遽
令
尝
胆
雪
前
羞
。
忠
臣
竟
受
鲸
鲵
祸
,
故
国
空
伤
麋
鹿
游
。
欲
向
波
神
问
遗
恨
,
胥
山
三
月
看
潮
头
。
咏史怀古
悼亡
地点
胥山
赏析
这首诗《题伍员庙》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对伍子胥这一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蚤年亡命入苏州”,描绘了伍子胥年轻时因遭受冤屈而逃亡至苏州的情景,体现了他命运多舛的开始。接着,“破越兴吴出坐筹”一句,高度概括了伍子胥在吴国辅佐阖闾,最终击败越国,成就霸业的历史功绩,凸显了他的智谋与影响力。“可惜捧心贻后患,遽令尝胆雪前羞。”这两句是对伍子胥晚年遭遇的惋惜与反思。伍子胥因猜忌而杀害了好友伯嚭,留下了“捧心”的典故,暗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悔恨;同时,他也因此未能避免被赐死的命运,未能实现彻底洗雪前耻的愿望。“忠臣竟受鲸鲵祸,故国空伤麋鹿游。”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伍子胥忠诚却遭不幸结局的同情与感慨。伍子胥虽为忠臣,却最终未能保全自己和国家,只能让故国留下无人问津的麋鹿,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荒凉。最后,“欲向波神问遗恨,胥山三月看潮头。”诗人想象自己向波神询问伍子胥的遗恨,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通过描述胥山三月的潮头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又壮美的氛围,寓意着伍子胥虽已逝去,但其忠诚与智慧将永远被后人铭记。整首诗以历史人物伍子胥为线索,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忠诚、命运与历史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钓台
宋·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广陵杂咏(其二)
清·吴山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仙人台
清·程虞卿
秋末登千山,蹑足最高顶。霁色到香岩,层塔立边景。俯首瞷沧波,海气腾足冷。昔传有仙人,对弈酌清茗。石坪尚零星,露下鹤声警。我读《招隐》篇,韶落千峰静。仙人竟不来,空台吊孤影.....
读冯道传
宋·郑起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二子竟死,薇不疗饥。匪恶周粟,食不下咽。君臣义重,彼苍者天。尔道何人,数主一身。有何颜面,冠冕搢绅。乔固诸贤,宁死道边。曹操不帝,清议凛然。
杞梁墓
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其三)
清·黄之隽
去年长至。学士樽前曾索醉。虽是京华。才浣征衫未忆家。今午长至。萍水舟中谈往事。一样天涯,翻厌红灯乱结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