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待
月
耸
肩
危
坐
觉
寒
侵
,
云
罅
玲
珑
看
涌
金
。
所
恨
轻
违
经
岁
久
,
莫
辞
姑
待
到
更
深
。
据
床
老
子
非
无
兴
,
造
物
小
儿
真
有
心
。
凭
仗
何
人
讼
风
伯
,
为
侬
西
北
倦
层
阴
。
秋节写景
月光
待月之情
抒情
怀月之思
自然
节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独自坐在室内,望着窗外逐渐显露的月色,心中充满期待与感慨的情景。首句“耸肩危坐觉寒侵”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凝神静坐的姿态,以及寒意渐浓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云罅玲珑看涌金”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月光透过云层的景象比作金光涌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月光的美丽与神秘。“所恨轻违经岁久,莫辞姑待到更深”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欣赏到月色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等待与期盼的心情。接下来,“据床老子非无兴,造物小儿真有心”两句,通过对比“据床老子”的兴致与“造物小儿”的用心,进一步深化了对月色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最后,“凭仗何人讼风伯,为侬西北倦层阴”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他人之力,驱散遮蔽月色的阴云,让月光洒满大地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清平乐
清·周之琦
曲琼风细。寂寞帘垂地。消得西堂烟一穗。随分闲眠浅醉。象床罗簟关情。梧桐叶叶秋声。还向人间惆怅,不知几日浮生。
岁暮杂感三首(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徐兆玮
朋社招邀酒满罂,云间日下旧知名。两行绛蜡呼卢雉,十斛明珠赠燕莺。歌席牢愁矜坐客,穷阎连蹇负前盟。自来材大难为用,何恤天池作黾声。
冬至书怀
明·顾清
阴尽阳复回,年华递相促。明灯坐深夜,长叹拊髀肉。忆昨童丱初,未念寒与燠。依依邻舍儿,游嬉日相逐。九龄事书史,稍解知捡束。十三文义通,孜孜务磨琢。维时心尚孩,寒暴略相续。逡.....
次高季应韵
宋·林季仲
杖屦相从秋水滨,便将公作社中人。酒行苦要深浮白,醉去那知倒著巾。把手共怜江国月,回头休忆野堂春。太平未见身先老,看取吴霜点鬓新。
秋原晚眺
清·陈毓秀
斋头十日坐,兀兀倦腰足。携筇问东皋,村路渐能熟。回溪抱柴门,水色净于沐。缘崖翳丛筱,一径出寒绿。颓阳忽西匿,朔吹振林木。稍见烟中人,行行带归犊。
赠范外史
明·童轩
寄迹朝真观,烟霞世外心。封书凭鹤寄,吹笛学龙吟。宝气千林玉,丹光满灶金。有时飞佩响,浑作步虚音。
广宣上人频见过
唐·韩愈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登致爽阁观山用种字韵同赋一首
宋·郭印
群峰郁崔嵬,西北天壁竦。短松被南冈,发立何种种。中间一川平,楸枰界千陇。晨光霁雾搴,冥色寒烟重。幽人每登临,气与秋山耸。万象入嘲弄,敏思飞泉涌。嗟予老索寞,高躅难继踵。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